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洩水坡度大解析|浴室地坪該怎麼做才正確?標準尺寸與驗收方法一次說清楚
洩水坡度驗收現場照片-水流狀況

洩水坡度大解析|浴室地坪該怎麼做才正確?標準尺寸與驗收方法一次說清楚

浴室地面是否需要刻意做出落差,一直是裝修中最容易引起疑問的項目之一。許多人按照直覺反應,會認為地板應該愈平愈好,但在拆組達人專業角度來看,浴室地坪的「不平」,往往是洩水坡度存在的證據,也正是良好排水系統的必要設計。本篇將以標準、工法流程與驗收要點,完整解析洩水坡度,協助讀者在工程前、工程中與驗收階段都有正確判斷。


洩水坡度的功能與設計原理

浴室與廁所屬於濕區,甚至算是高用水量區域,地面勢必會因沖澡、洗臉或清潔過程產生積水。根據水往低處流的物理性質,設計師與泥作師傅會利用地坪高低差,將水自然導向地排或地漏,以避免潮濕、霉斑、積污,甚至滑倒。

一般住宅浴室常用的排水坡度為 1%(1/100),也就是每 100 公分的長度,需 1 公分高度的落差;若為淋浴區,用水量較高,坡度可增加至 2%(2/100),但並非必要。


洩水坡度的標準施工流程

① 地排位置與水路規劃

洩水坡度的成功,首先取決於「水路的正確規劃」。設計師必須先決定廁所地排或地漏的位置,通常落在淋浴區角落、門口對角或洗手台附近,並避開未來會安裝的馬桶、浴櫃、乾濕分離玻璃等設備。

② 泥作打底與粗坡度建立

泥作師傅會以雷射水平儀放樣,確認地坪的高低關係,並以水泥砂漿墊高浴室地面。此階段會形成「粗坡度」,確保水能朝預定方向移動。

③ 防水層施工與再次放樣

完成打底後施作防水,防水乾固乾透後,泥作師傅會再以雷射儀放樣一次,確認防水層的高低是否符合規劃。

④ 貼磚階段調整「細坡度」

而真正的實際水路,也就是細坡度,主要在貼磁磚時決定。由於衛浴磁磚通常以軟底施工,泥作師傅可利用軟底厚薄微調整體高程,決定水流速度與方向。


常見洩水坡度失敗原因

① 水路規劃被設備阻擋

若設計階段未考慮馬桶、浴櫃或乾濕分離玻璃的位置,就可能讓排水動線停滯,造成乾區積水。淋浴區的地排更需個別規劃,避免水滯留在玻璃外緣。

② 坡度忽高忽低

若施做的地坪沒有做好,會忽高忽低,水流流速可能過慢或甚至產生回流,對排水更加不利,會造成長期積水。

③ 選錯磁磚尺寸

大板磚(如 120×60、100×100)因為面積大、天然翹曲明顯,難以建立四向坡(坡度呈金字塔或菱形),通常只能做單向(坡度呈單向傾斜)或雙向坡(坡度呈三角)。若浴室空間不大,使用大片地磚容易導致洩水失敗。

專業建議:

  • 中小尺寸磁磚(30×30、30×60)較易調整坡度
  • 小尺寸如 15×15 更適合四向坡,更好導引水流方向
  • 大板磚建議僅用於牆面

洩水坡度的正確驗收方法

最標準的檢測方式為從「門口(最高處)」往「地排」倒水,觀察以下項目:

  1. 水是否朝預期方向流動
  2. 是否有中途減速、倒流、停滯
  3. 最終是否流入地排

若要量化驗收,建議使用雷射水平儀測量「地坪到水平線的相對高度差」,以 100 公分為單位檢查是否達到 1%~2% 坡度。

這支影片是現場實際倒水測試,主要看水流是否能自然往地排方向集中,而不是停在中間或流錯邊。

這段測試同樣透過倒水觀察水路,確認地面是否做出正確的坡度、以及水是否順利流向地漏位置。

非專業者的初步檢測法(僅供參考)

若家中沒有專業儀器,亦可用捲尺量測地面至天花板高度差。
但需注意:

  • 老天花板常常沒有水平,因此僅能作為粗略判斷
  • 不可作為正式驗收依據
  • 如果發現問題,需要會同設計師以前述正確方式復驗一次

洩水坡度何時驗收最準確?

洩水坡度的調整在「貼磚」階段完成,因此地板磁磚完成後即可進行洩水驗收

提醒:

  • 防水工程必須在貼磚前做「24–48 小時封水測試」
  • 防水若失敗,必須全部打除重做
  • 封水測試不是檢查坡度,而是檢查防水層完整性

正確坡度是浴室安全與耐用度的基礎

洩水坡度看似小細節,卻牽涉到防水、泥作、磁磚、設備位置與整體安全性。正確的坡度能讓浴室保持乾爽,也避免滑倒等意外發生。對所有住宅與工程來說,建立正確水路與在貼磚階段細部調整,才是確保排水順暢的關鍵。

這些細節正是 Shoho Design/愛伊組實業最重視的專業核心。

拆組達人室內裝修小教室 – FAQ(常見問題解析)

Q1:浴室洩水坡度的標準是多少?

A1:一般住宅為 1%,淋浴區可到 2%,每 100 公分約 1~2 公分落差。

Q2:大板磚是否適合用於浴室地面?

A2:除非浴室很大,否則大板磚不易調整坡度,較容易造成積水。

Q3:洩水坡度應該何時驗收?

A3:地板磁磚貼好後即可驗收,從門口倒水檢查水流方向最準確。

發佈留言